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村落街道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新泉镇杨家坊古码头

    信息发布者:千年虫
    2020-10-27 20:59:58   转载

    位于新泉镇杨家坊乐联村燕诒堂古码头,河面广淼,水面平缓

    初夏时节,雨水丰盈。5月25日,在连城县新泉镇乐联村党支书杨永慧、乐江村党支书杨灏陪同下,笔者探访了新泉镇杨家坊古码头了新泉镇杨家坊古码头。

    客家闽西属山区,素有出门见山的历史。自古以来,陆路交通极为不便。而在座座大山之间,河流纵横交错、水量丰沛,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。码头就是水路交通的古驿站。

    今年85岁的俞八妹老太回忆古码头商品贸易的最后繁华

    为了这次探访,杨家坊境内的乐联、乐江两个建制村村“两委”干部,专门安排人员清理了古码头上的杂草、垃圾等杂物。杨永慧、杨灏两边领我们重访三座杨家坊古码头边介绍说,在连城县南部,由朋口溪下游的连南河汇聚新泉、经旧县、上杭汇入汀江后进入广东的梅江、韩江,而后流入大海。历史上成为客家闽西连南区域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水上交通运输方式。现存的新泉镇杨家坊古码头,见证了当时连南地区与潮汕地区的商品贸易与繁荣,是何等的密切。

    乐江村党支书杨灏领我们拜访了村中老杨先生,查阅2005年9月版《新泉镇志》及2002年12月版《杨家坊地方志》记载,连南河的水运,在二十世纪中叶及以前,是新泉的重要经济支柱与民众经济收入来源。水运工具分船运和放木排两种。当时,新泉河沿线每天有一百多艘船只和十多方木排驶向广东。在陆路交通不畅的年代,货物运输大多以肩挑、背扛、手提为主。连南男儿从朋口、杨家坊经新泉随水路而下,把杨家坊上游朋口、莒溪等地的宣纸、玉扣纸、草纸、京庄纸、山贝纸,茶叶、烟叶、烟丝等山货,通过水路运往广东潮汕地区,有的还出口至东南亚国家,再把外地的物资,如洋油、洋火、洋钉、食盐、香料,干海产品,玻璃,布匹等运回新泉。《新泉镇志》载,新泉的船工,在上世纪三十年代,还为当地苏维埃政府、工农红军运送过食盐、洋油等紧缺物资。

    船只装载物资需要通过码头。因此,当时新泉境内筑有多处水运码头。仅在新泉杨家坊,就有迟猪石码头、杨悦珍码头和燕诒堂码头等。

    燕诒堂古码头对面远眺古码头全景

    老杨介绍说,目前,在新泉境内保存较为完整、属当时最大最繁华的杨家坊溪背屋燕诒堂码头。一直居住在燕诒堂码头边今年85岁的俞八妹老太指着鹅卵石铺就的石阶,“我见证了当年新泉商品贸易的最后繁华历史”。顺着俞八妹老太手指方向看去,连南河杨家坊段水面平缓,河面广淼,可见古人选建水运码头的精明之处。

    查《杨家坊地方志》记载,燕诒堂码头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,距今近三百年,由杨家坊杨氏六世祖裔孙作渭公所建。老杨介绍说,与码头同建的还有九厅十八井大宅院,和大型粮食加工厂、家族书院等。燕诒堂码头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座,总长近二百米,落差高约十米。分别有四条由重达千斤的鹅卵石干砌而成、三米多宽的石阶通往泊船处,用以堆放存储物资。因有近十米高的落差,因此,不管河水如何变化,船只都能随时平安停靠。老杨查《杨家坊地方志》记载,燕诒堂码头历经1902年、1930年和1973年三次特大洪水,仍纹丝不动,现魏然屹立于连南河东岸。在生产力落后,机械不发达的那个年代,这项工程勘称伟大。

    乐江村沿连南河岸古道

    站在燕诒堂码头北侧岸上,好似看到当年的挑夫,在一上一下,把船运和木排运回来的外域物资,挑往周边村庄,再把当地的山货挑到码头,统一运到潮州、汕头,直至海外的情景。“哼哈、哼哈”的号子声好似在耳边回荡。站在码头顶部,朦胧中可见沿河两岸家家户户窗前照明夜灯高挂,夏秋季节月朗星稀,溪中花船点点,丝竹悠扬,这不是当年的江南“小苏州”吗?在当时交通不发达的年代,能够把朋口、莒溪、宣和以及新泉周边的物资运往外地销售,再把外面的洋货运回到新泉,通过杨家坊与新泉中转至周边的村庄,这里便成为新泉周边乃至整个连城的物资中转站和集散地。可谓是古典“一带一路”的缩影,既保障了民生,同时也造就了诸如新泉“兰言”,杨家坊“悦丰”“悦珍”“悦兴”“悦成”“春兴”,儒畲“文财”“仁记”,莲花“玉记”“宝记”,良坑“葫芦印记”等著名品牌店或货号。    

    据记载,当时人们的品牌意识已经非常之强,在潮汕乃至东南亚地区,这些店号的货品均属高品质商品,常年供不应求。可以自豪地说,当年这些品牌,均属当时新泉的世界级驰名商标。

    位于乐江村连南河岸古榕树下的古码头

    汀江是客家人的母亲河,汀江和广东的梅江、韩江沿线蕴藏着丰富客家优秀文化。新泉的水运不仅带动了商品贸易和物资交流的发展,更有人文的交流伴随而生,在新泉及周边村庄的叔婆辈中,有不少广东潮汕人的身影。

    繁华过后终有谢幕的一天,现在新泉的水运码头已不见当年的风华,曾经的亲历者也随着时间慢慢老去,随着国道、高速公路与动车铁路的飞速发展,连南河的水运也已从连南地区彻底退出。

    杨家坊溪背屋燕诒堂码头古石狮

    站在古码头上,真是感慨万千。社会变化发展之快,伟大祖国日新月异变化之大,令人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。

    杨家坊溪背屋燕诒堂码头古屋


    来源:闽西新闻网讯(通讯员 邹善水   杨彬芳)◆此内容涉及所有素材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或所标来源并非第一原创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除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